
新聞動態
NEWS
一圖讀懂《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技術指南(試行)》
發布時間:
2023-10-19 09:47
來源:
生態環境部
相關新聞
日前,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、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2023年第1號國家標準公告,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提出、全國濕地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《小微濕地保護與管理規范》(GB/T 42481-2023)推薦性國家標準獲批準。該項國標的出臺和實施填補了我國小微濕地保護標準化的空白,為推進我國濕地全面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技術規范,為制定國際小微濕地保護技術指南奠定了基礎,為全球濕地保護提供了中國方案。
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《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》(環綜合〔2022〕42號)、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的《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》(京政發〔2022〕31號)要求,結合本市實際,協同推進減污降碳,北京市近日印發《北京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》。到2025年,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;產業結構調整、污染治理、生態保護、應對氣候變化全面推進,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積極進展,重點領域、重點區域探索形成一批具有首都特點的典型經驗;減污降碳協同度有效提升。到2030年,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提升;碳減排與空氣質量改善協同推進取得顯著成效;水、土壤、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領域協同治理水平顯著提高。
最新解讀--《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技術指南(試行)》規定
近日,生態環境部辦公廳、水利部辦公廳、自然資源部辦公廳聯合印發了《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技術指南(試行)》的通知,《指南》適用于省級行政區域的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工作。地市級、縣級及其他行政區域的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可參照執行。《指南》指出: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包括保護類區域劃定和管控類區域劃定。通過收集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、準保護區、補給區,以及礦泉水、名泉等特殊地下水資源保護區域等資料,補充必要的調查工作,確定保護類區域。通過開展地下水功能價值評估、地下水脆弱性評估、地下水污染源荷載評估等工作,確定管控類區域。結合國土空間規劃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、行政區劃等,最終確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,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以外的區域為一般區。針對不同分區,提出差別化對策建議,編制地下水污染防治 重點區劃定報告和圖件。


關注公眾號

微信咨詢